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五受陰
 五蘊(pañca khandha)
依據巴利聖典
 
 
(rūpa)
  四大種
(mahābhūta)
 
 
 
 
(phassa)
 
 

(viññāna)
 
 
 
 
 


 
 
 
  心所(cetasika)  
 

(vedanā)
 
 
 

(sañña)
 
 
 

(saṅkhāra)
 
 
 
 
 Source: MN 109 (Thanissaro, 2001)  | ; 示意圖詳情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巴利語khandha梵語स्कन्ध羅馬化:skandha孟加拉語স্কন্ধ羅馬化:skandha),又譯為,有積累聚集的意思(集聖諦);或,未斷身見,未能正見知見五蘊,故名陰。依斷身見,則名蘊(苦聖諦)[1],佛教術語,依三世一切法總分五大類,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依四聖諦知見一切法的分類,名五蕴梵語पञ्च स्कन्ध羅馬化:pañca-skandha巴利語pañcakkhandhā)。但是,只知見一切法分類,但未懂四聖諦,名五陰五受陰五盛陰;知見一切法,皆依積集緣聚而建立,名五聚。

蘊的釋義

[编辑]

大毘婆沙論》記載“蘊”有六種含義:

五蘊釋義

[编辑]

五蘊之定義如《雜阿含經·六一經》:

五取蘊[4]之定義又如《雜阿含經·四六經》:

五蘊之緣起如《雜阿含經·五八經》:

五蘊的體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5]

巴利三藏解说

[编辑]

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

  • 色蘊,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6]。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類是地、水、火、風四大種[7];另一類则是二十四種四大種所造色[8]
  • 受蘊,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而“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10][11]
  • 想蘊,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2],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13][14]
  • 行蘊,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5]。與“想”類似,依據“行”所涉及內容分为六類。論藏中,“行蘊”被进一步分为一境性五十心所[16][17]
  • 識蘊,包括“識”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8]。與“受”類似,依據“識”所涉及內容分为六類。“識蘊”依據其生之因、與其同時生起的“受”、是否與智見或邪見相應等特點,被細分為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憂俱嗔恚相應無行心捨俱疑相應心等八十九心[19][20]

大乘佛經解說

[编辑]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開首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並謂「色等五蘊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五蘊」。大乘佛教不只認為「眾生空 」(無人我、人無我),即眾生名色等五蘊組成,並無自性。即便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亦空無所有,無其自性,是為法空(無法我、法無我)。 大乘般若經等認為諸法如夢如幻,本來自空[21]

楞嚴經》將「五蘊」譯為「五陰」[22]。《楞嚴經》所講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關於五蘊的次第順序。《楞嚴經·卷十》對於五蘊(五陰)的論述,首先強調了:『五陰本因,同是妄想。』,然後闡述了五種妄想─「堅固、虛明、融通、幽隱、顛倒」─而對應了「色、受、想、行、識」五蘊。然後闡述了五蘊的邊際與次第關係而說:

闡明五蘊妄執的生起次第乃是「識、行、想、受、色」,其除斷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識」,如四念處從身念處先下手。

現代解說

[编辑]

五蘊的建立,是輔助增益四聖諦。依四聖諦智轉五蘊,則可增益法聖智及類聖智。如果欠缺四聖諦而只在分類上努力,研究窮盡都只是困在五陰上努力,不能斷身見。五蘊是指以下五種[23][24]

  1. 色蕴,指總三世一切法。是名色蘊。[25]
  2. 受蕴,一切樂受、苦(痛)受、不苦(痛)不樂受,是名受蘊。[26]
  3. 想蕴,一切想:知、不知、思惟、決定、欲、憎、愚痴、智慧等。是名想蘊,又名意地。[27]
  4. 行蕴,指三世流遷: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作用、一切功能等,是名行蘊。[28]
  5. 识蕴,一切識別,是名識蘊。依眼根(範圍),識別色塵,名眼識;依意根(範圍),識別眼識,名意識。[29]

參考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略義是蘊義,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若多增語即蘊增語。」
  2. ^ 大毘婆沙論》: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諸無為名可略聚故。答:諸有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
  3. ^ 大毘婆沙論》:問:若多增語是蘊增語者,為有一極微名色蘊不?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蘊,若立色蘊,要多極微。復有說者:一一極微,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若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如人於穀聚上取一粒穀,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觀穀聚,應作是答:我於穀聚取一粒穀;若不觀穀聚,應作是答:我今聚穀。乃至識蘊,一一剎那,問答亦爾。
  4.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取蘊?取蘊是何義?答:此從取生,復能生取,故名取蘊。復次、此從取轉,復能轉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引,復能引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長養,復能長養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增廣,復能增廣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流派,復能流派取,故名取蘊。復次、此蘊屬取,故名取蘊,如臣屬王,故名王臣;諸有漏行,都無有我,設有問言:汝屬於誰?應正答言:我屬於取。
    復次、諸取於此,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增長廣大,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長養攝受,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染著難捨,猶如塵垢,染著衣服,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深生樂著,如魚鼈等,樂著河池,故名取蘊。復次、此是諸取巢穴、舍宅,故名取蘊,謂:依此故,貪、瞋、癡、慢、見、疑、纏、垢,皆得生長。
    應知此中,依同分取,立取蘊名,謂:依欲界取,名欲界取蘊;依色界取,名色界取蘊;依無色界取,名無色界取蘊;如依三界同分取,立取蘊名,依九地取,應知亦爾。此於界地,無雜亂故,若於相續,容有雜亂,謂:依自取他蘊,名取蘊,亦依他取自蘊,名取蘊。若於相續,無雜亂者,一切外物,應非取蘊,以外物中,無諸取故;然諸外物,依有情取,立取蘊名,互生長故。」
  5. ^ 《雜阿含經》卷2:「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7, b23-c11)
  6.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
  7. ^ 《清淨道論·第十一品》:“堅硬相的是地界……於此身中,堅性或固性的是地界。”“粘結相的是水界……於此身中,粘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於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風界……於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動性的是風界”。”
  8. ^ 它們分別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淨色;色、聲、香、味四種境色;女根色、男根色兩種性根色;心所依處;命根色;營養;空界;身表、語表兩種表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三種變化色;色集聚、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四種相色。详见《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9.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受蘊。”
  10.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36,第5章):“諸比庫!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為三者?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
  11. ^ 《增壹阿含經》卷28:「彼云何名為痛陰。所謂[18]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陰。」(CBETA, T02, no. 125, p. 707, b8-9)
  12.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想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想蘊。”
  13.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56章):“諸比庫! 六想身是。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此名之為想。”
  14. ^ 《增壹阿含經》卷28:「彼云何名想陰。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 」(CBETA, T02, no. 125, p. 707, b9-10)
  15.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行蘊。”
  16.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17. ^ 《增壹阿含經》卷28:「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0-11)
  18. ^ 巴利三藏·相應部》(卷22,第48章):“諸比庫!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
  19.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20. ^ 《增壹阿含經》卷28:「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識陰。」(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1-13)
  21. ^ 《法界次第初門》 :「是以毘曇見有得道,成實證空成聖……一、眾生空: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入、界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我人眾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是為眾生空也。二、法空:若觀生死苦果,非但我人眾生等十六知見空,如龜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陰、入、界異法(實法?),一一分別,推析破壞,乃至微塵剎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有,即名法空,是為聲聞人經,明法空相。若摩訶衍中辯法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析破壞故空也。」
  22. ^ 根據天台宗摩訶止觀》卷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23. ^ 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24. ^ 《增壹阿含經》卷28:「五盛陰苦。云何為五。所謂色.痛.想.行.識。」(CBETA, T02, no. 125, p. 707, b5-6)
  25. ^ 《瑜伽師地論》卷25:「謂言色者。即十色處及墮法處所攝眾色。是名色蘊。」(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7-28)
  26. ^ 《瑜伽師地論》卷25:「所言受者。即三種受。是名受蘊。」(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8-29)
  27. ^ 《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6-18)
  28. ^ 《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8-20)
  29. ^ 《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為識。所謂識。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CBETA, T02, no. 125, p. 707, b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