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關門海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下關海峽
關門海峽的衛星照片,上為下關市,下為北九州市
橫跨關門海峽的關門橋,於1973年11月14日開通,為一座高速公路專用橋

關門海峽(日语:関門海峡關門海峽かんもんかいきょう Kanmon kaikyō */?)是位於日本本州九州兩大島之間的海峡,連接日本海瀨戶內海;海峽南岸為福岡縣北九州市,北岸為山口縣下關市。舊名馬關海峽(馬関海峡ばかんかいきょう Bakan kaikyō)、穴戶海峽(穴戸海峡)、下之關海峽(下之関海峡),現在的名稱來自於海峽兩側的下關市與北九州市門司區。宽度600米,最深47米。近代以來,隨著交通的改善,形成以海峽南北兩岸的北九州、下關兩市為中心的關門都市圈日语関門都市圏[1]

交通

[编辑]

目前關門海峽建有3座海底隧道、1座跨海大橋,串聯海峽兩側的交通。相對於日本其他本土島嶼間的海峽,關門海峽較為狹窄,在興建跨海通道上難度較低,因此日本開始20世紀初期工業化後就已經在構思造橋鋪路的工程。

首先於1936年9月動工的山陽本線關門鐵路隧道,於1942年7月通车;上行线长3,604公尺,下行线长3,614公尺,1500V直流电气化。

二戰期間此海峽被美軍攻擊多次,戰後多年海底仍有一定數量的未爆彈,1958年3月9日,關門國道隧道通车,为双向单车道,长3,641m,限速60km/h,最低海拔-56m,附設行人專用隧道。1973年11月14日,關門橋(關門自動車道)通車。1975年,山阳新干线新关门隧道通车。[2]

地理

[编辑]

關門海峽周邊地區於末次冰河時期曾經是陸地(距今約7萬至1萬年前)。但隨著氣候變暖與海平面上升,海水進入窪地而形成了海峽。[3]

目前,海峽最深處達47公尺,此外,在潮汐高峰時,關門海峽的潮汐流可以超過10節。

夜景

歷史

[编辑]

約6000年前,本州九州分離,形成關門海峽。關門海峽在對外關係上是交流貿易和防禦的基地,在國內交通上是本州和九州的節點,也是連接日本海和瀨戶內海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4]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山口縣地名》平凡社、1980年、p.433
  2. ^ 關門路線開發和維護路線改善項目(2016 財年第 3 次九州地區整備局項目評估和監督委員會) (PDF). [2022-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06). 
  3. ^ 關門海峽 関門海峡. 北九州市的貴重地質遺產. 北九州市立博物館. [2022-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2 (日语). 
  4. ^ 関門景観基本構想(p.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下関市・北九州市、2021年8月27日閲覧。

外部連結

[编辑]